盘一盘售后市场供应链“大佬”的归宿(一)

[复制链接]
查看: 9878|回复: 0

47

主题

0

回帖

14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43
发表于 2022-8-5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些日子与投行的朋友小聚,聊到疫情前不少拿到投资的初创公司,因疫情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出现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关张。初创公司以外,各行各业被迫关闭的也大有其数。非常有代表性的是近两起生活便利店:“每日优鲜”和“便利蜂”。


又和朋友聊到被资本绑架的话题,有些扎心。“资本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披荆斩棘,用不好会伤到自己。”


一个需要资金启动或助推的项目,没有资本的加持,很难实现。那些资本加持下披荆斩棘的成功案例,在40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已矗立在各行各业的头牌;而被资本绑架“伤到自己”的则在历史长河中或被淹没,或被铺成行业发展的垫脚石。


联想到汽车后市场,最近几年传统供应链汽配经销企业和维修企业倒闭的门店不在少数,疫情更是加速淘汰。这让笔者萌生了梳理后市场供应链大佬们发展路径的想法。盘一盘沉下去的和浮上来的“掘金者”,希望从他们的发展中总结经验,给行业更多的参考。


01
外企的试水与水土不服







中国独立汽车后市场的“低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外界/资本所关注,2000年初时,落后发达国家20年有余为行业共识。



盘一盘售后市场供应链“大佬”的归宿(一)-1.jpg



如果追述最早的一笔资本亲睐事件,则是2006年花旗集团投资6000万美元的“优配”供应链连锁企业。后被证实这笔资金没有全部到账,由于当时市场的不规范性致使优配只吸纳了国内领先且相对规范的三家本土汽配公司上海健军、济南粤泰和康众汽配后戛然而止,找不到优质标的优配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连续亏损三年。也有另一种说法是3年后关闭时开始扭亏。无论如何,终因资本在一定时间里未得到相应的回报而终止投入。但这一案例为此后资本关注独立后市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盘一盘售后市场供应链“大佬”的归宿(一)-2.jpg





“优配”退出中国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欧洲供应链大佬“司库伯”(STAHLGRUBER)进入中国,并于2011年1月正式官宣开幕。“司库伯”进入中国恰巧是2009年中国产销位居世界第一后一年,这是首家真正意义上的外资汽配流通品牌进入中国,成为行业美谈,提振了后市场的信心,再加上那时逐渐有外企品牌供应商角色的高管开始进入独立后市场供应链汽配经销之列,拉高了汽配经消行业的素质。


司库伯,这家德国悠久历史的汽配供应链企业在欧洲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其将欧洲本土完善的汽配电子目录、市场营销方案、管理经验、规范的操作流程等都带入中国,但其规范的操作模式付出了超过同行高得多的运营成本,其他优势在当时中国车市保有量少车龄低的大环境下又无法施展。最终,三年后的2014年司库伯退出中国的运营,该公司转让给中国一家汽配经销商,并授权该中国公司可以使用STAHLGRUBER品牌。后来,这家公司运营状况并不理想,未发挥出其品牌效应淹没在了中国后市场发展洪流中。


02
本土品牌的崛起







今天回顾看中国售后市场的发展,2010年成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布局年”,多家售后供应链公司开始布局,并有几家发展为今天排名前列的后市场企业。



盘一盘售后市场供应链“大佬”的归宿(一)-3.jpg



2010年,中驰车福从供应链切入后市场的模式引起了业内的重视。其联想背景的创始人张后启博士倾全力投入中国汽配后市场的一大因素是,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改造当时最原始落后的一块产业—汽车后市场,在张后启眼里,越是原始落后越是有改造的空间。如果说刚进入这个行业前满眼看到的都是机遇,进入和深入以后则是更大的挑战。


张后启带着在整合联想海外电子商务的所有经验以及个人IP的资本资源,希望尽快在后市场发力。但汽车后市场复杂庞大的SKU和整个行业数据标准的欠缺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仅这两样就没法实现产品上线,更别说商务交易了。当时市场上也没有一家数据公司能够为其所用,中驰不得已铺开了80人左右的摊子突破数据瓶颈。


随后的8年时间里,中驰车福从最初与各地经销商成立分公司合作仓储服务下游维修厂、组建团队做数据、对接上游供应链资源,到轻资产模式的供应链金融等各种模式都尝试了一遍。据创始人张后启所说:自2010年设立,2018年模式升级,从保养件自营模式成功到以“保修配一体化”为场景的轻资产平台模式。支撑其业务发展的背后是一轮一轮的融资。到2019年中驰车福官宣全面启动赴纳斯达克上市,共经历了七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大约5、6年前,中驰过于铺张的经营“摊子”和拓展出来的各类商业模式,其现金流早已出现各种问题,包括无法兑现员工薪水等。一个现象是:中驰车福微信公众号停更于今年1月30日的新年祝福。资本支撑着中驰车福从一无所有到重资产,再回归轻平台模式,前行了10年有余,不知道还能再走多远。



盘一盘售后市场供应链“大佬”的归宿(一)-4.jpg



2010年,从“优配”脱离出来的“康众”和“济南粤泰”分别回归自营模式,并正式开启了本土直营汽配连锁之旅。前者继续康众之名,并于2013年在南京成立“康众汽配”;后者沿用“优配”名字在山东运营,简称“山东优配”。追述这两家的发展史不难发现,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一批汽配经销商。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济南粤泰成立于1991年,在2006年被“优配”收购时,实现山东省内17地市的网络布局,并在业内首创汽车易损件概念。从外企优配脱离出来后的发展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中驰车福以最早的电子商务模式进入中国汽车后市场时,是希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改造”后市场,中驰车福创始人张后启找到的线下实体合作企业就是山东优配,双方于2012年合资成立中驰汽配,2017年解除合作。2018年以“优配车联”面市,11月底,PSA集团战略入资优配车联,成为优配车联的战略股东之一。


这些年,汽车后市场运营成本高企、价格战肆虐、竞争愈发激烈,汽配经销商利润大幅下滑,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山东优配的归宿被业内同行们羡慕。(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